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2-28 17: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线建设的十余年间,四川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改变了工业布局,奠定了四川省工业的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年成千上万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怀着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从上海、沈阳、哈尔滨、吉林、北京、青岛等等工业重镇来到穷乡僻壤四川的山区,奉献了他们的青春、汗水和智慧。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下周,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为什么选择在四川境内的攀枝花建一个全国最大的三线建设博物馆,专家们说,“因为这里是中国大三线建设的明珠,是中国大三线建设的龙头,也是我们三线建设的一个代名词。”
三线建设涉及西南、西北和中南三线,而其重点又在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项目投资占全国三线建设的三分之一,其中四川占全国四分之一。而攀枝花以其丰富的资源,近矿、近煤、近水、近林及炼钢炼铁各种辅助原料齐备的全面优势,且地处内陆腹地,十分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原则,是建立战略后方基地的理想场所,由此成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当年那些三线建设者们,离开家乡,千里迢迢到偏远而艰苦的地方开创新事业,他们为今天美丽的四川,打下了好家底。
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今天的四川
三线建设对四川有多重要,从原四川省计经委主任辛文的一篇专题文章中就可略知一二:三线建设的1965年至1978年,国家财政对四川投入资金量380亿元,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从项目方面来说,300多个,建设和建成的国有企业中,包括了军工、冶金、机械、电子、原煤、建材、天然气、化工、医药、核工业、航空、航天、导弹发射基地、铁路等行业和产业。
三线建设对四川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和长远性的。可以这样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今天四川雄厚的科技力量,就没有今天四川的工业基础。
三线建设的十余年间,四川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改变了工业布局,奠定了四川省工业的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年成千上万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怀着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从上海、沈阳、哈尔滨、吉林、北京、青岛等等工业重镇来到穷乡僻壤四川的山区,奉献了他们的青春、汗水和智慧。截止1975年,四川全省社会总产值为301.69亿,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43.55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为47.56%。冶金、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核业、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以及能源、建材工业等,都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国防科技工业的实力居全国之首,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都非常领先。通过三线建设四川已形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我国的重要的工业产业基地之一。
三线建设还使四川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变了四川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四川交通历来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然而通过三线建设,国家不仅成渝、宝成、川黔三路进行了改造,又新投资了两条省际铁路干线:成昆线和襄渝线。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有过去的9000多公里达到8万多公里,约占全国公路里程的9%。除此之外,在水运方面,新建的包括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水路在内的运输能力比三线建设前增多了一倍多。
伴随着三线建设,四川迅速崛起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成为国家西部举足轻重的国防工业基地之一。如以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为先导的攀枝花市、自贡市;以电子工业为先导的绵阳市;以机械工业为先导的内江市以及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西昌以“中国航天城”而闻名中外。
“山很低而秀,沿途许多攀枝花,即是广东的木棉花。只可惜此时已经看不见树上肥大红艳的花了。”1936年,地质学家常隆庆来到现攀枝花市境内的三堆子一带,他这样记录当时的所见所闻。
很少有人知道,常隆庆此行,本来是调查地震,却意外发现攀枝花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这之后,才有了攀枝花这个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
在攀枝花市档案馆,现在保留有常隆庆的著作和相关信件。这些档案证实,常隆庆的意外发现,对于攀枝花而言是有多么重要。
只有他能胜任这个工作
1935年底,四川马边县、会理县一带发生大地震,金沙江为之断流。地震发生了,当时四川省政府建设厅就需要对地震情况进行调查。但在当时,彝区十分荒凉,又有匪乱,行走不易。而要调查地震,也需要有丰富的地质科学知识。在时任厅长的卢作孚看来,只有常隆庆能胜任这个工作。
常隆庆,四川江安人,生于1904年。192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他认为,只有找出矿藏,才能办工业,兴中华。于是,他就进入地质系学习。毕业后常隆庆在当时的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职。1932年,当时还是著名实业家的卢作孚把他要到了四川,常隆庆便成为第一个来到四川的地质学者。
1936年1月4日,常隆庆和他的助手殷学忠从重庆出发,前往地震灾区调查。他先到马边,后又经过乐山转道西昌,再由西昌前往会理。他发现,地震的真相是会理县这边发生山崩,让金沙江断流。而第二天,马边县才发生强烈地震。
完成了任务,就该返程回家,但常隆庆没有。他对沿途的地质构造发生了极大兴趣。他意识到,这里的地质条件极其有利于金属成矿。他便把工作转向矿产资源调查。这也为后来的人们开启了攀西地区资源宝库的大门。
一边调查地震,一边找矿
自古以来,这里都是不毛之地。诸葛亮南征时,看到此地一片荒凉,心想,“不毛之地,粮草无补,不可屯兵,速退!”但常隆庆1936年的这次西南之行,耗时10个月,他勘察了50多处矿产。1937年发表了著名的《宁属七县地质矿产》一书,第一个向世人披露了攀西地区丰富的矿藏资源。
以前从四川贩卖毛铁(刚出炉尚未经锤锻的熟铁)到云南的挑夫们,每当走到攀枝花垭口时,担子陡然沉重起来,好像有人用力往下拉,闯过垭口后又恢复原状。当时的人们便以为这里有“神仙”,但他们哪里知道是地下有磁铁矿。
早在调查地震的途中,常隆庆就已经寻访到一座大型的磁铁矿。那是在西昌以北、冕宁东南的泸沽矿头山,常隆庆从当地的造锅的铁匠处得知有磁铁矿,他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将此矿称为“泸沽磁铁矿”。这正是我国第二大铁矿矿种———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
勘察矿产资源,沿途要作地质路线图,详细记 地层、岩石、构造情况,还要采集化石、矿石标本。所有这些,常隆庆都亲历亲为。除此之外,他还要寻访知名人士、老矿工和当地老百姓,让他们做向导,去寻访当地矿产。
与“三线建设”不谋而合
不过,在常隆庆心中,却不以为苦。在他后来发表的旅行杂记中,这一次“旅行”看起来还颇有诗意。在攀枝花的三堆子一带,他们的眼前忽见一河,河水极清,宽只有百米。殷学忠以为这是安宁河。常隆庆觉得不像,问了路人,才知道这就是金沙江。而江的两岸,长满了攀枝花。
常隆庆还有长远的考虑。他认为,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不仅是四川第一,甚至还是全国第一,要尽快开发。而这里深处内陆,在大山之中,正是“易守难攻之地”,相比我国沿海和长江流域,更能保证安全。所以他建议,要举全国之力,将这里建成一个新式的重工业区。常隆庆开发攀西地区的构想,与国家的攀枝花三线建设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确定要开发,就要修铁路了。常隆庆把线路都规划好了,“此铁路当由荥经出蒲麦地渡大渡河,由菩萨岗越山以到冕宁,顺安宁河而下以到三堆子江岸。……若川滇铁路必建筑,建筑而必渡江,则非由三堆子附近渡江不可也……”
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通车,火车正是从三堆子大桥上跨过金沙江。
这里终于立起了他的雕像
1970年,27岁的丁爱谱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来到攀枝花。丁爱谱是大连人,她丈夫在鞍钢工作,被抽调到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丈夫回来跟她说,现在,那里是“第二个小上海”。丁爱谱便说,那我也去吧。
不过,丁爱谱眼前的“小上海”,却还是一个大工地。这里没有路,也没有星期天,大家住着席棚子,喝着从金沙江抽上来的水。水要用白矾澄清,一刮大风,席棚子里就要下沙子。但所有人还是满怀热情地工作着。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从昔日的一个不毛之地,发展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
直到2005年,因常隆庆发现的那拉箐煤田和攀枝花兰尖钒钛磁铁矿是攀钢和攀枝花市诞生的先决条件,为纪念常隆庆,攀枝花市政府以常隆庆的名字命名了多条道路。后来又在密地大桥南交通要道旁立起了常隆庆的雕像。至此,“攀枝花之父”常隆庆的名字,才家喻户晓。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远离家乡 三线建设者们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背景链接
攀枝花,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建设规模和产业地位看,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战略中心。三线建设的重点就是“两基一线”:“两基”指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和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一线”指成昆线。1965年11月底,邓小平视察西南三线建设地区,拍板确定了“两点一线”的西南三线建设格局,即以攀枝花为中心,通过成昆铁路,向重庆和六盘水两点做“钟摆式辐射”。其基本设计是六盘水工业基地的煤炭运到攀枝花,攀枝花的钢铁运到重庆,重庆的机器运到攀枝花和六盘水工业基地。这其中攀枝花是一个中心和枢纽环节。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也就没有攀枝花这个工业基地,更谈不上有攀枝花市在中国地图上的出现。
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看,攀枝花是三线建设中投资最大的项目。在资金配置上,国家在攀钢一期和成昆铁路建设中一共投入近百亿元,约占三线建设总投资的二十分之一;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投入约50万人(不含大量无正式编制民工),约占三线建设投入人力总量的十分之一。1965年初,国务院10个部委的5万多职工从全国各地汇集攀枝花;中央军委调遣铁道兵5个师、扩编到18万人,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仅197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集中分配及相继调到攀枝花市的就有56人。
为解决铁路交通的运输问题,1965年7月,国家建委和交通部从北京、辽宁、山东、河南、安徽5省市抽调精干职工4650人、汽车1500辆,组成交通部直属第一汽车运输公司,担负从成都、昆明即从南北两线运送生产、生活物资到攀枝花的任务。据统计,当时加上特区各企业的运输汽车,总计约3500多台运输车辆,从1964年到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前,共运送生产生活物资800多万吨。这在共和国建设史上也是空前的。
从建设成就看,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成功典范。三线建设虽然共有1100余个项目,但大多以一个企业、一所院校的形式存在,唯有攀枝花是以特区机制和地级市规格全面新建的项目。
我国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攀枝花和成昆铁路的开发建设,至少改变了3000万人口的命运,缩短了金沙江流域与内地50年的差距。
原标题:为美丽四川打下好家底
《成都论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