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成都市卫计委:晚婚晚育假依旧按照现行条例施行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12-30 08: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29日下午,成都市委外宣办召开了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农委、市民政局对成都强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有关工作、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推进健康成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化、高标准精准扶贫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

成都晚婚晚育假依旧按照现行条例施行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对备受关注的晚婚假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成都如何实施晚婚假,解释权不在成都市卫计委,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在“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答记者问时提出:这次根据中央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而是作出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无论是一孩还是两孩,甚至一些符合地方法规规定的再生育三孩以上的,都可以享有延长生育假的相关奖励,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福利。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陇德表示,删除晚婚晚育延长假期的奖励意味着晚婚晚育假的取消。但各地实施还要修订相应法规条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生二胎及合法合规生多胎的夫妻,会有延长生育假的奖励。延长多少天则由各地研究制定。”

“成都如何实施晚婚晚育假,将根据省卫计委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行。”据介绍,目前省卫计委与省法制办等部门正在起草修正案(草案),起草完成后,经省政府常务会通过,才能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获得通过才会实施。修正案实施之前,成都的晚婚晚育假依然按照现行条例施行。

现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  

简化生育登记程序 可在卫计委官网上预约生育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依法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并全面简化生育登记程序,目前可在卫计委网上预约,实现申请、核查、登记网络化。  

目前,“全面二孩”政策已全面实施,如何确保符合条件的生育对象保障母婴安康,促进优生健康?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回应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将会明显增加,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同时由于上个10年的高剖宫产率造成疤痕子宫,疤痕妊娠和产后大出血风险也会明显增加,对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是一个新的挑战。对此成都拟定了分类培训方案,提高产儿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11月开始,将邀请省市级知名专家分类别的开展专题培训,就行业管理、危急重症的识别、救治以及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项目等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进行轮训工作。  

成都将在21个区(市)县全面开展优生优育和安全健康再生育系列知识讲座和咨询。编制涵盖孕前、孕期和产后保健,出生缺陷防治等内容的保健手册,免费向群众发放。同时组织优生优育和安全分娩的健康知识宣讲,提高育龄夫妇健康生育相关知识,并对各行业80对高龄及有高危因素的计划怀孕夫妇进行免费优生遗传咨询。  

全面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五项疾病免费筛查和户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叶酸补助、“两癌”筛查以及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项目,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完善以片区急救点为主的县-片区-市三级产科和新生儿科急救体系,提高县级急救水平,提升全市产儿科疑难危急重症救治能力。2015年有11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完成创等达标工作。目前全市所有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其中10家达到“三级乙等”水平。  

已建3140个基层就业社保公共服务平台 将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十三五”期间,成都将从推动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人事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谐劳动关系六方面推进工作。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成都人社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成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等就业促进和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来推动就业。

在健全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上,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启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推行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付费方式、异地结算、费用谈判、门诊血透支付方式等改革。在健全完善更加科学完备的人事制度体系,将实行公务员分类改革等措施。  

据介绍,近年来,成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界限,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2011年4月,成都27项公共就业服务经办业务全部延伸到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建立了市本级、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建成了3140个基层就业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在省厅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成都公共招聘网与“成都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已延伸至各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3681个公共服务点。   下一步,成都将采取“一园多区”的模式在天府新区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集聚产业、孵化企业、聚集人才、培育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1+1+N+n新型医联体

市卫记委有关负责人围绕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中医药现代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等方面介绍了有关情况。成都将总结推广“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建设经验,健全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成都形成了以三级综合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的紧密型医疗合作模式,建立以市三医院为牵头医院,蒲江县人民医院为枢纽医院,纵向整合并带动蒲江县域内13家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1+N+n新型医联体,达到了90%县域内就诊率目标。

其他省市三级医院初步形成了以大型三级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等模式的医联体。例如省医院与新津、温江、崇州等县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托管都江堰中医医院3个月,使后者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较2014年同期分别增长21.1%、8.2%、21.4%;门诊均次费用、每百元材料消耗、药占比分别较同期降低9.5%、1.4%、3.5%。市五医院牵头组建了城西医联体。

截止今年11月,全市有333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建立了32个各种类型的医联体协议关系,其中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13家,其他医疗机构305家,双向转诊达11955人次,医疗专家下基层3562人次。除此之外,还将推广新都、双流“全国城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经验,搭建家庭远程医疗和分级诊疗信息平台,推进居民健康卡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全域“一卡通”和健康档案共享。  

开展“百村万户”帮扶行动 助100个贫困村、10000户贫困户脱贫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成都将分类实施就业扶贫、助学扶贫、医疗救助扶贫、低保兜底扶贫和灾后重建扶贫,减少城乡相对贫困户。

就业扶贫方面,成都将开展“百村万户”帮扶行动,按照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0000元、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区(市)县同期水平50%的标准,在全市倒排100个相对贫困村和10000户相对贫困户,到2017年实现相对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同期水平70%以上,相对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本(区)市县同期水平70以上。

具体来讲,针对10000户贫困户的扶贫,在就业扶贫方面,将鼓励企业招聘贫困人口、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转移就业等。助学扶贫方面,将设立市级“宏志助学金”、社会捐资助学、提高教育救助比例等措施开展救助和支持。

针对100个贫困村的帮扶,将从住房、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和专项规划,解决贫困村路水电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并结合乡村生态、文化特色,发展乡村体验旅游、民宿旅游、康养旅游等。

提升社会福利标准 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5张  

“十三五”期间,成都将实施1000个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物资集散体系,并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成都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方面的相关工作情况。  

养老服务方面,2015年成都围绕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等方面,共出台26个配套政策。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增量明显。全市现有养老机构总量为257个,养老服务床位达82014张,床位数较2010年增加130.8%。孤儿保障方面,为切实保障孤儿基本生活,我市集中供养标准和散居供养标准,较2011年增长13%。同时,探索建立成年孤儿安置制度,积极引导成年健康孤儿顺利平稳的回归融入社会。  

力争“十三五”末,各类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13.5万张,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5张。努力提高孤儿保障水平,优化孤残儿童医疗康复服务,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推动成都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打破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 探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成都将率先在我国中西部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建设成为中西部领先的教育对外开放合作中心。高考制度的改革后,成都开启了探索建立打破唯分数论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从2012年就开始探索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成都市细化出31项三级指标,增加了作为背景因素分析的学习环境情况指标,建立了“学业水平监测+综合素质测量评价+背景调查问卷”的评价结构。2014年在青羊区、双流县和新津县进行试点评价,对抽样学生进行了多维监测,在全国率先形成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报告和改进提升方案。2015年成都将监测评价范围扩展到全市所有区(市)县。

今后,成都还将确定一批试点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生典型行为和代表性作品(成果)写实记录。重点记录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团活动、少先队和党团活动等情况;参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参加体育运动、艺术活动的经历及实践体验等成长轨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形成的作品或者成果以及体育艺术比赛获奖、展览作品等。

建立学生成长评价系统,全面客观收集学生成长信息,逐步形成“大数据库”,通过数据积累与观察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探索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协同推进,打破“唯分数论英雄”和“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引导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形成更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育人环境,最终建立体现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具有成都特色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16年底将实现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450所 新增学位约14万个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成都未来在幼儿园的建设方面,是否可以满足适龄儿童增量的需要?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给出了回答。她表示,在2014年,成都市政府就印发了《成都市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实施成都市公办幼儿园标准化提升工程,预计到2016年底,全市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约450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约14万个。同时,2014年成都市启动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6年全市3岁至5岁幼儿入园率达98.5%以上,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5%以上,普惠性学位覆盖率达85%以上。  

截止目前,成都市已经顺利完成2015年省民生目标要求的“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73所”和市民生目标要求的“实施公办幼儿园标准化提升工程,建设公办幼儿园150所”两项任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所要求的各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市教育局将督促区(市)县落实2014、2015年批次完工项目的装备、师资配备等,做好开园准备,力争建成项目在2016年9月1日实现开园招生。



该贴已经同步到 杨海威的微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