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谈酒:专业白酒品评法不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

[复制链接]

294

主题

294

帖子

19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3
分享到:
发表于 2021-10-11 15: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寻谈酒:专业白酒品评法不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
原创 李寻 李寻的酒吧



微信图片_20211011153217.jpg

1

中国白酒专业品评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第四届全国评酒会开始基本定型,第五届连续应用。现在行业内部使用的打分标准四项积分方法“色、香、味、格”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



刚开始之前也有品评方法,但是形成现在主流行业内使用的方法是在第四届评酒会品评方法基础上基本定型。然而有些小的改动,但大的方面没有出入。



这种品评方法运用于酒厂内部的专业品评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酒厂内部的生产信息是透明的,品酒师了解酒的原料工艺,在班组品评的基础上再做核查;在库存信息清楚准确的情况下,对库存酒再重新进行品评;在基础酒的信息全部清晰,而且有色谱质谱分析等现代科学检测手段辅助的情况下,基础酒的风格也能够品评的比较准确;在此基础上进行勾调成成品酒,也是可以合乎酒体设计要求的。



这套方法实际上是整个围绕生产形成的一套品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普通消费者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普通消费者既不能使用它,也无法用它来实现自己的主要诉求。



2

普通消费者的诉求其实也非常简单:



首先要分清哪个酒是粮食酒?哪个酒是勾兑酒?



其次,要搞明白同样一种香型的酒,在酒标上印的同样是优级,同样的标准,它的价格差别为什么10倍,甚至20倍?



关于消费者们第一个常用的术语:粮食酒和勾兑酒,业界的专家经常会说,这两个用语都不准确,因为酒精也有用粮食生产的,而且所有的酒都要勾兑,因此这两个概念不成立。这是行业专家们的说法。



但消费者使用这两个术语,其实是有所指的。它指的就是新工艺酒,用酒精勾兑的酒和没有用酒精勾兑的酒之间的区别。这个意思呢,其实我想大多数专业人士也都明白,如果我们不太强调咬文嚼字,不太抠字眼的话,应该说消费者口中这两种俗称所指的东西都是存在的,这也是有事实依据的。



我们就用专家们也承认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术语来讲,有固态酒、固液酒、液态酒,这个术语专家也没有意见了。消费者实际上想区分的就是哪个酒是固态酒?哪个酒是固液酒?哪个酒是液态酒?再进一步想区分的就是固液酒里面固液比是多少?固态酒到底占了多少比例?这才是消费者所真正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同样是使用同一种国家标准,同样在酒标上印的都是优级酒,为什么价格差别那么大?这种原因生产厂商肯定知道,专业品酒师也知道,但是没有一种方法告诉消费者怎么区分,也没给消费者讲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价格差异。



我们相信市场上每一种产品之所以能形成价格差异,除了跟营销策略有关之外,多多少少都会跟酒质有关,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贵那么多价钱,总是有原因的。





3

白酒行业需要发展出各种适合消费者使用的白酒品评方法。现在专业的白酒品评方法里面在评比的时候对固液酒、固态酒、液态酒不做区分。



专业品酒方法在厂内进行品评不用做这种区分,因为生产信息透明,怎么生产的酒酒厂清楚,用不着再品评了,对其他酒厂的成品酒也不做品评。



这是因为没有办法做品评,因为大家都生产差不多一样的酒,这已经成了非常默契的潜规则,关于这个问题就讳莫如深。能不能品鉴出来呢?我觉得专业品酒师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能品鉴出来成品酒里到底用什么工艺生产的?



要给消费者能够使用的方法,打分方法就变了,首先区分什么是固液酒,什么是固态酒,什么是液态酒,把这先区分出来。其次再把固液酒里的固液比品评出来,我觉得如果是这样一种方法,对消费者来说就是非常实用,因为固液比跟白酒价格有密切的关系。



这还是一个粗略的分法,要详细的分白酒的等级还是有更多的新方法。我们这里只是提出一个事实,就是专业白酒品评法不适用普通消费者,所以普通消费者用专业白酒品评方法来品评成品酒,这等于盲人骑瞎马——毫无用处。





—END—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