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才”到“造才”!这份行动计划助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11-9 1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支持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描绘了成渝地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宏伟蓝图。

今年6月,成都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面向全社会征求《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人力资源协同创新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意见,其后正式印发。

《行动计划》是继《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之后的又一政策创新,充分体现了由资源要素吸引人才向全要素协同开发人才的转变,是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之举。

从吸引人才到协同开发人才,《行动计划》都有哪些举措?其背后的考量又是什么?

4.png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 图据天府新区公号


建强高能级平台构筑创新策源地

创造更多“从0到1”的硬核科技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实现创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的战略依托。《行动计划》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产业变革浪潮,提出高标准建设天府实验室,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打造接轨国际、富有活力的“科研特区”;支持国家级科研机构、知名高校来蓉建设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按照“一所(院、校)一策”给予综合支持;鼓励在蓉高校院所、企业创建国家级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技术突破。同时,提出对面向社会开放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供给方,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金奖励,对使用方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的补助,让更多创新企业共享平台功能、收获技术红利。

激励技术转移机构 赋权科研人员

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体现出价值。《行动计划》围绕建立“一带一路”(成都)国际科技转移中心,鼓励国内外知名技术交易(转移)机构来蓉落户,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开展技术转移活动、成功促成交易的机构予以最高50万元奖励,开启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度”,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同时,《行动计划》着眼让创新者有其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科技成果所有权或10年以上的长期使用权,建立创新决策容错纠错免责机制,鼓励股权化的科技成果通过市场化方式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让科研人员摘掉“紧箍咒”、吃下“定心丸”。

赋能科创空间 实施“双招双引”

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益

高品质科创空间以主导产业为逻辑起点、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功能,是支撑产业功能区创新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以高智、高密、高能为典型特征的空间地标。《行动计划》着眼推动人力资源协同从行政区思维向经济区思维转变,建立以科创空间为微生态的科学城创新体系,提出赋予科创空间重大人才项目评审权,让科创空间成为先进要素的聚集高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同时,提出实施“双招双引”攻坚行动,给予引进的科技创新团队启动资金,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实现以项目招引拉动经济增长、以人才聚集厚植城市竞争优势。



▲独角兽岛 红星新闻资料图


创建“共享人才”平台

激发人力资源机构新动能

高能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优化科技创新人才配置的“助推器”。《行动计划》着眼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蓬勃发展,对新引进的全球50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区域总部给予资金奖励,对引进顶尖科技人才(团队)的人力资源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同时,为头部企业发放“人才开发券”,用于购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才引进、培训、管理等服务,降低企业人才开发成本,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与企业需求高度协同。《行动计划》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首次鲜明提出建立“共享人才”平台,实行人才租赁、任务聘用、兼职等新模式,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让人力资源灵活就业有空间、创新发展更出彩。

激发用人主体活力  突出人才评价“C位”

助推要素资源在产业生态圈加速集聚

产业生态圈建设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城市发展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行动计划》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提出5年内在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绿色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14个产业生态圈中遴选培育1500名左右的产业领军人才;改变传统人才评价方式,把评价人才的权力交给用人主体,支持头部企业推荐人才直接入选重点人才项目,突出用人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C位”,推动实现“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在产业生态圈加速聚集、高效配置。

增设专业学位硕(博)士点 打造“成都”特色专业(群)

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生态体系

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必由之路。《行动计划》着眼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围绕成都市主导产业发展增设专业学位硕(博)士点,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鼓励职业技术院校打造“成都特色”专业(群),给予单个专业最高800万元补贴,推动实现人才与产业精准匹配、共兴共荣。同时,支持校企合作建立行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产业人才培养标准,举办高水平赛事会议,抢占标准制定权、行业话语权。

优化全要素创新生态

让科技创新“后浪”奔涌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行动计划》充分鼓励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出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苗圃,给予办公用房租金减免、优质创业项目奖励等全链条扶持。同时,支持成都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建设,鼓励青年人才到城市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对在成都东部新区创新创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的补贴。推行“先安居后就业”,即人才来蓉前可在线申请人才公寓,购买可享受政策面积优惠,让青年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解读】

此次出炉的《行动计划》都有哪些特色亮点?其背后的考量又是什么?

根据有关部门的解读,《行动计划》的出炉,一是落实国家战略,推动科技之城聚人成势。围绕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风口,抢抓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战略机遇,面向海内外发出聚天下英才共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时代强音,释放城市发展新机遇、激荡产业发展新蓝海。

二是赋能创新群体,推动科技创新能级跃升。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之需,聚焦源头创新、技术突破、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等关键环节,更大力度支持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团队、产业领军人才、技术技能人才、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快构建“塔尖更高、塔基更实”的创新主体群落。

三是激发市场主体,推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打破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壁垒,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更大限度放权用人主体、赋能科创空间、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动校院企地协同创新,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生态。

四是升级要素保障,推动人才生态进阶提质。着眼人才全生命周期发展需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股权化,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落户制度,提升人才公寓可及性,打造全景式人才发展扶持体系,让各类人才选择成都、从“蓉”发展。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