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川西高原上 成都援藏工作“画像”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0-14 08: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高质量完成四川省委省政府交付给成都对口支援19个藏区贫困县的神圣使命,为了援助藏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切实提高藏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都市5895名援藏干部和专业人才离开家人和熟悉的工作环境,满怀真情投入对口支援藏区脱贫攻坚战。9月中旬,在成都市委宣传部和市援藏办的组织下,我们组成了援藏特别报道组,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成都援藏干部和专业人才在川西高原援藏一线的活跃身影。

成都援藏人在甘孜、阿坝留下的一个个或感人、或振奋、或辛酸的瞬间,都在采访中再次呈现,也给践行“走转改”的记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5da3304b72c12.jpg
↑记者在黑水县瓦钵乡渔沙沟村大黄基地采访当地村民


旅游是朵“扶贫花” 会长出“致富果”

九寨沟景区、松潘古城、黄龙风景区、达古冰川,在阿坝州辗转6天采访中,最集中的感受是,九寨沟县、松潘县和黑水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是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每一个县都有一个主打的、具有高知名度的景区。

受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影响,九寨沟景区关闭,九黄环线旅游产业遭受重创,酒店、商店、餐饮、旅行社纷纷关门,出租车停运,常住人口仅9万的九寨沟县城,一下子失去了年均700万游客带来的旅游红利。不仅仅是九寨沟县,松潘县高原红牦牛肉食品有限公司的牦牛肉干销售量断崖式下跌,从年销售数百万元下降到几十万元。

旅游产业是富民产业,只要游客一来,住宿、餐饮、土特产品销售,衣食住行每一步,都是实打实地进入老百姓的钱包。以旅游产业为扶贫产业抓手,全域旅游正成为阿坝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源动力。

但旅游产业也是一个“烧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品牌打造,需要政府部门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也是邛崃、大邑和彭州援藏工作队“不约而同”的工作重点。

邛崃市援藏工作队,以招引项目为载体,在乡村民宿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方面,量身定制招引文旅项目,同时,探索优秀文旅民营企业和九寨沟县本地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帮助当地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提升当地国有平台公司的市场化竞争能力。

大邑县援藏工作队,在十里回族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34万元,“基础先行,民宿先试,文化同步”的举措,把游客的“过境游”变成“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以松潘县绿色生态产业园为统领,布局镇坪红椒主题公园、南山贝母农业花园、水晶高原生态蔬菜园、红土藏香猪牧园和圣地花海5个产业功能区,做强松潘观光农业品牌。

在松潘县十里回族乡特色风情小镇,记者曾随机推开一户农户民宿的门,院子里盛开着琳琅满目的鲜花,房间整洁一新,地板锃光发亮,特色回族牦牛肉火锅,在初秋高原稍显凉爽的空气里氤氲着热气。

9月27日,九寨沟景区补妆归来,国庆假期起,景区连续多日“满员”。


5da3304d6e750.jpg
↑记者在理塘县下木拉乡香菇产业基地采访


星星之火点亮藏区高原教育之光

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学生们的身影出现在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在足球场上尽情奔跑、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在社团里练习毛笔字……在理塘县第二中学采访时,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孩子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一改记者脑海里藏区学生文娱生活单一的刻板印象。而这一切,都与金堂县援藏支教教师团队所做出的努力分不开。

在有着“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县,记者尝到了头晕、胸闷等高原反应的“苦头”,在采访时甚至要停下来吸氧才能继续。反观这些援藏教师,他们忍受着高原反应带来的生理上的痛苦和对家人的思念,在这样一个环境艰苦的地方,充分发挥自己书法、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特长,为孩子们创造各类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我们留下来,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走出去。”这样一句话,也是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因为有了较多的时间与藏区孩子们相处,也有了较多的时间去认识和思考这个地区的文化,援藏老师们不仅仅在教育上“散光散热”,更开始通过一些个人渠道,在能力范围内,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天下没有远方,有爱就是故乡。教书育人是一个良心活,从成都平原走向藏区高原,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职业特点,将教育的种子洒向藏区,并生根开花。”一位金堂县援藏支教教师如是说。

不仅仅是文娱生活,记者了解到,金堂县支教教师团队把“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关爱学生、构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办学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中,积极推行金堂县“533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把“少教多学”、“学案导学”等新教育理念贯穿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引领理塘教育向高水平发展。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学校连续两年获得理塘县目标考核一等奖。2016年该校因处于建设中无条件开设网络教学班,仅招收7个2016级普通教学班新生。三年后有302名同学参加2019年中考,进入全县前200名的学生人数高达63人,总平均分名列全县同类班级第一,提升率居全县第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低入口、高出口的蜕变。开创了理塘初中教育的新局面。

5da330455064e.jpg
↑黑水县慈坝乡党委副书记郑义为记者讲述2018年年底的塌方经历


被高山下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震撼

邛崃市援助双河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阿坝州采访的第一站,这里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翻过小山坡,穿过隧道,在一座大山面前,援藏干部贺金林说“到了”。下了车,眼前是一片忙碌的施工场景。一幢幢白马藏族特色风情的小楼已陆续建成,有的村民已经入住。这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那以前他们住哪里?“就住在那上面。”团结村村主任杨桂平指指对面的那座山。记者抬头望了望那座山,山顶至少也有海拔3000米,只有宽约1米的山路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杨桂平说,以前下山一趟很难,自己从山顶的家走到学校,差不多要走2个小时。如果老人生病,只能做一个担架,村民打着火把抬下山。

已经入住新家的色秀塔大爷说,下山是毕生所愿,所幸愿望成真了。那些在深夜打着火把下山、上学需要步行2小时、大雪封山时寸步难行的日子终已成为历史。说完,色秀塔站在院子里,情真意切地唱起了一支感恩党的歌。歌声嘹亮回荡在整个村落。这个全新的村寨,让所有人振奋和喜悦。未来,修通的高速路将带来更多的人流,他们将为这里注入蓬勃的活力和生机。

如果说第一站的采访是带给记者的第一个震撼,那么接下来几天的采访更让记者收获良多。九寨沟县的女驻村干部,瞒着家人报名援藏;松潘县的生态产业园,让一家牦牛生产小作坊重新焕发生机;还有位于3000米海拔的黑水县洛多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让一个贫困村的村民重新找到了就业的路子……每个点位,每个援藏队员,都让记者看到他们为脱贫攻坚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这些努力加速了藏区的产业发展,也让一个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未来,相信还会更好。

援藏路上的“变”与“不变”

翻过雪山、趟过河流,经历暴晒,也遭遇风雪,还要随时应对可能而至的滚石和滑坡……除了缺氧,高原上那说变就变的气候依然是记者采访中遇到的最大挑战。而这些,都是援藏队员们平时工作的日常情况。留下两次深刻印象的采访之行,让记者感受到了藏区的“变”与“不变”。

“不变”,说的依然是藏区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环境。平均海拔4300米的理塘,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头痛、胸闷、严重失眠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严重的时候不得不靠氧气瓶;一望无际蜿蜒曲折的山路,摇得所有人昏昏欲睡,甚至恶心呕吐;在康定前往丹巴的路上,垮塌点四五个,山上的滚石没人知道啥时候会滚到你面前;都江堰援藏队队员杨坤挂职的吉居乡,是康定市最偏远落后的乡,通往村子的道路依山而建,碎石路凿开在300米的悬崖峭壁上,旁边是湍急的雅砻江,而他却要来回不停地穿梭在这条道路上。诸多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这次采访还让记者看到了援藏队员们那种不变的“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

相对于“不变”,藏区的“变”给了记者最大惊喜。在一批又一批的援藏队共同努力下,如今,藏区的道路变平整了,房子修起来了,看病也不再那么困难,偏远山村的百姓家里不仅通了水电,网络也通了。根据各个贫困村落的不同特点,在援藏队的帮扶下,产业也搞了起来,村民们的腰包随之越来越鼓。比如理塘县下木拉乡的香菇、康定市铁索村的大棚蔬菜、丹巴县丹东乡的高原夏草莓等等,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赋予了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此外,创新的扶贫模式,是援藏队带给大家一个亮眼的“变”。比如,都江堰创新“旅游+金融+民居”“旅游+牧业+景区”模式,充分利用都江堰自身旅游优势,结合当地村落的独特旅游资源,让曾经贫困的村落提前脱贫。丹巴乡的莫斯卡村,援藏队员们充分利用各个短视频网络平台,使得这个丹巴最偏远的贫困村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蜂拥而至。国庆长假前5天,莫斯卡村每天游客接待3000人左右,每天旅游收入在3万到5万元。

如今,在援藏队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藏区大部分地方、大部分人已经提前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正取得节节胜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